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主要承担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校改革发展的调研和咨询、以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前身是教务处辖下的高教研究室,1986年1月正式成立独立建制的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动响应国家对高水平大学培养教育学者、教育管理者与教师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教育报国情怀和远大志向、全面发展、专业能力出色的复合型教育人才。通过三大基石:1)宽厚的人文社科基础理论素养,2)扎实系统的教育学学科训练,3)教育事业践行能力养成,各有侧重地培育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教育领导力、教书育人能力。
本次推免生招生预报名活动的专业方向涉及:
①040100(学术学位)教育学硕士
包括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三个方向
②045100(专业学位)教育硕士
包括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历史)两个方向
教育学学硕项目:通过教育学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实际问题的研究训练,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门知识、开阔学术视野、独立开展本学科研究活动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本学科理论研究、教学、学校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强调学术性精英教育,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着力培育和发展学术苗子。同时通过相对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自然分轨,鼓励学生进行教育类实习实践,将一部分有志于就业的学生分流到教学与管理岗位。
教育专硕项目:复旦大学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育人和学术优势,进一步创新了教育硕士项目的培养方式:其一,构建了“学科+教育”的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模式。由高教所联合物理学系、历史学系共同培养具备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能基于学习科学原理设计和开展学科教学,具有较强教学研究能力教师;其二,建设了一支国际化、跨学科、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从理想信念、学识涵养和教学胜任力等多方面为未来教师提供垂范和指导;其三,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体验。课程学习注重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学科知识视野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教学由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特级教师给予个性化指导,多元的实践教学体验兼顾学科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报名时间
8月11日10:00-9月10日16:00
二、报名条件
1.全国各高等学校202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教育学学硕项目中,三个方向均不设本科专业背景限制,但须具备教育领域研究相关经历;教育专硕项目中,学科教学(物理)方向限本科专业为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天文学的学生申请,学科教学(历史)方向优先接受本科专业为历史学的学生申请,同时也欢迎相关学科且具有较好文史基础的优秀学生跨专业申请。
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五学期学业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之内;或者虽然成绩不在前30%之内,但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者。
3.具有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或潜力,有志于进一步从事教育学专业的学习。
4.英语水平良好
三、报名材料
1.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片,电子版JPG格式,150×200像素,大小500K以内。
2.本科阶段现有完整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JPG或PDF格式。
3.外语水平证明,如CET-4、CET-6、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仅选自己认为最好的一项)。
4.相关科研论文或课程论文(不限是否发表,限第一作者、独立作者;或者明确指出集体成果中自己负责的部分)。
5.考生诚信考核承诺书(考生可从报考服务系统下载,签名后上传)。
6.中文简历及个人陈述(请陈述为什么申请所选择的专业方向以及为此所做的准备和积累)。
7.推荐信一封(请导师或申请方向相关教师填写)。
8.荣誉证书或获奖证明(仅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四、报名方式
申请人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gsao.fudan.edu.cn),通过“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中的“推免生预报名”进行网上报名。
请报名的同学将所有材料按顺序(个人简历及个人陈述、成绩单、外语水平证明、科研论文或课程论文、推荐信、获奖证书)整合为一个pdf文件,以“报考专业方向+姓名”命名,于9月10日24点前发送至linglankong@fudan.edu.cn。
原则上本所无需考生寄送纸质材料,如有特殊情况单独联系。
五、相关说明
1.申请人应承诺填报信息和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申请资格并通报其本科院校。
2.申请人在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3.凡有意报考我单位2026级推免研究生的同学(含本校本科生),应申请参加本次预选拔活动。如果上级部门和学校关于推免生招生预选拔活动有新要求,我单位将按新要求执行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4.咨询方式:021-65641173,linglankong@fudan.edu.cn(暑假期间建议通过邮件咨询)。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