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 | 第二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者:董子婧 | 发布:2024-08-19 | 浏览:32

20221217-18日,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与《复旦教育论坛》编辑部联合,以线上形式成功主办了“第二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本次论坛旨在为国内外青年学子提供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研究进展的平台,按照主题划分为六个分论坛,由二十多所国内外高校的28名同学进行展示,其中14篇论文获奖。

专题一:高等教育治理的挑战

北京大学的杜思慧关注曾合并本科、高职院校的老牌本科院校,考察合并对高校内部经费配置的总体性和异质性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曼参考了美国学术院长协会(ACAD)在促进大学院长专业化发展上的丰富经验,讨论大学院长专业化发展的理想与实践,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协同框架”模型。南京农业大学的蒋观丽基于新组织理论构建“路径依赖——制度创新”分析框架,以牛津大学化学学科为例,讨论组织系统内多元管理体制的兼容和耦合。大连理工大学的邹炀结合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专利数据,探究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的可能影响,讨论适度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多中心集聚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的郭鑫通过识别疫情中的“意见领袖”大学,提出在大学在多领域中全面发挥力量、持续保持信息交流将有助于大学加强影响力。

【点评环节】

《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曾伟认为,本专题的分享者们具有多元的研究观点、选题、思路、方法,能够以新视角关注新问题,且对国外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对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但在研究中,要注意不能脱离数据的结果牵强附会,也不能局限于数据结果而没有深度挖掘,要将数据与研究结合起来。


专题二:农村教育现实

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兆鑫从乡土家庭的学业精神,揭示了农村籍大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家庭机制,彰显了底层家庭向上社会流动的信心和社会结构分化对底层家庭造成的压力。复旦大学的张成龙通过收集降分录取定向医学生与统招学生的学业成绩,认为适当的降分录取扩大规模不会降低医学定向生培养质量,还能促进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安徽大学的朱镕君以一个乡村“混子”成长为寒门博士的教育成长经历,阐释中国城乡教育资源二元差异造成的底层学子“反文化”与走出“再生产”的可能性与社会机制。东北师范大学的仲米领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围绕农村音体美教师的职业吸引力、编制不足和配置环节,讨论农村教师存在学科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点评环节】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谢爱磊老师对以上四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点评,认为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弱势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也使论文兼具实际意义。但在方法论层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样本选取可能仍未达到“饱和”,需要更细致地考察。


专题三:学生与学情

北京大学的冯沁雪通过追踪调查,考察何类特征的学生会更倾向于高估或低估自身能力,为进一步优化主客观测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证据。华中科技大学的汤瑞丽通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研究场景,考察大学生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利用整合学习克服分布式认知的离散性,进而实现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的徐伟琴基于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探讨工科类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并为未来高校大类培养模式提出建议。厦门大学的季玟希采用“手段-目标链”模型,发现学生认为,一流本科教育应具有高水准的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生活保障、事务管理、交流平台、就业指导六个属性。同济大学的陈旭琪发现,数字鸿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面临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事件冲击时负向影响显著增大,未来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数字鸿沟。

【点评环节】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副主编李春萍老师认为,该专题下的五篇文章都很是从学生视角进行的规范研究,文献综述部分非常详细,能够体现出诸位博士生的思考。但也指出,博士生应着重加强理论基础,从而提升研究水平。


专题四:博士培养与学术职业

北京师范大学的孙士茹基于数据分析,研究者从博士学位授予机构、授予规模、授予类型和授予学科四个方面,为促进博士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优化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华中科技大学的崔阳阳从代际差异视角,考察受教育和入职于不同时代的教师在学术工作的观念、感知和行动、成效方面存在的差异。北京航空空航天大学的吴彬认为,博士新生的过度与适应对其后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博士初期面临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将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

【点评环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沈文钦副教授对三篇论文分别进行了点评,认为文章各具特色,具有问题意识。并且指出论文在研究设计、数据整理、理论借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能够继续改进。


专题五:考试与招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后寇焜照从权力冲突与博弈的视角,描述和刻画了加州大学停用标准化考试的决策过程,并通过组织模型解释大学组织决策的机制。华东师范大学的薛远康通过理论溯源与政策分析,比较了美英中三国招生倾斜政策的本质和特点,并对如何实现招生倾斜政策的路径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复旦大学的万芮关注当下热点的“强基计划”,通过建构分析报考心态的二维框架,归纳了“强基计划”在现行设计和实施过程间的矛盾与偏差。南京大学的吴易林聚焦新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从感知、构想和亲历空间的分层视角,归纳和建构起对“考生选科行为”的解释框架。

【点评环节】

《教育研究》副编审郭丹丹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四篇文章的质量都比较高,但仍存在“问题意识需要加强”“引进西方理论需要本土化改造”“语言表述需要更加规范”“分析问题的逻辑仍需理顺”等不足,并结合论文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给予了建议。


专题六:教育与现代性问题

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刘璐通过与《大学与全球知识社会》著作对话,为中国大学与社会需求高度融合、践行学术自由和创新使命提供了路径参考。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晖通过阐述洛克关于现代公民社会与道德教育方面的核心观点,解释了现代教育中个人与社会、权利与职责、自我利益与公民道德之间的张力关系。东南大学的王爽通过细致地分析情感计算赋能智慧教育的技术逻辑和存在的多元风险,提出采用倾斜性法律规制的方式来帮助情感计算教育应用走出困境。华东师范大学的刁龙基于政策文本、国家统计局数据等多元数据,回顾并分析了我国教育资本化历程,并对后“双减”时代我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路径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南京大学的李文烨以OECD发布的社会情感能力数据为分析基础,采用多种分析模型,计算了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杜世超以教育水平分层的视角,考察就读于不同水平高校的大学生生育计划的差异,发现教育资源对学生生育计划的过程性影响。

【点评环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文雯老师指出,本分论坛中的论文多是跨学科内容,涉猎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范式,体现出教育研究的包容性特征。但在融合多学科进行研究时,要关注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如何融合、如何选择的问题。

最后,陆一老师为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宣读了十佳论文和特色奖项的获奖名单,邀请各位获奖人发表获奖感言。第二届复旦大学教育研究国际博士生论坛圆满闭幕。

©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Fudan University
成都的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