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心中的日月光华 复旦本科生的故事》新书发布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许诺 | 发布:2024-11-24 | 浏览:15

       1121日下午,《追寻心中的日月光华-复旦本科生的故事》(下文简称:《复旦本科生的故事》)新书首发式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雷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新书揭幕。高教所研究员牛新春、青年副研究员马莹作为本书主编发表讲话,高教所副所长(主持工作)陆一作为新书揭幕与赠书嘉宾出席发布会。


裘新表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办学之本。面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本科教育呼唤新理念、新模式、新改革。但无论怎么改,学校、教师都要坚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把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尊重学生、尊重教育、尊重规律。期待院系、老师从同学所需所思出发,把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之才。期待更多的复旦学子能用学长故事照亮自己的前路,成就更好的自己。


《复旦本科生的故事》通过访谈自述的形式,全景记录了本科生在复旦的校园故事。书中既有学术成绩优异的学霸,也有经历困惑与低谷后逆袭成长的学子;既有深耕传统学科的专注者,也有跨界创新领域的探索者。他们在复旦开放包容的环境中成长,展现了复旦学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主编、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牛新春表示,这是一本成人、成长、成才的故事集,也是一本发现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案例集。它将帮助学生更好、更勇敢地在复旦学会自我探索。“在中国顶尖大学中,本科生如何度过宝贵的四年时光,成长为能够在社会中立足并取得成就的青年?复旦大学又为本科生提供了怎样独特的成长机遇?”“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我们的新书《复旦本科生的故事》试图给出答案。”高教所副所长牛新春说。

高教所青年副研究员、主持本书编撰日常工作的马莹分享了《复旦本科生的故事》中的三个案例。这些故事展示了复旦学生们在遭遇不同挑战时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径,如何与外面的世界形成联结,勇敢尝试,找到自己的一份事业。

马莹老师期望这本书中的故事能变成一面面的镜子,让年轻的同学在对照中形成自己新的思考和新的启发。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她希望这本书能够助学生减轻压力和焦虑,以更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去重新评估自己的本科生涯。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前所长熊庆年评价:“我们需要有更多更好的教育研究、扎根于我们实际土壤的研究。”《复旦本科生的故事》就是一本“到学生当中去”的书。既是复旦大学真实育人文化的全面展示,也是复旦人“卓越而有趣的灵魂”的全景画像。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陆一指出,优秀学生通过统一高考进入大学后,都会面临重新寻找自己的学习成长目标的难关,这个过程需要大学教育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复旦的优势在于,在功利化的大环境下能尊重和保护学生和教师自我驱动地追求卓越,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包容不同的优秀、丰富的价值追求。”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形成的教学相长思想共鸣,正是复旦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复旦本科生的故事》所体现的精神。



本书的出版历时340位高教所的老师、研究生、毕业生参与其中。六个章节串联起真实的复旦人、真实的复旦,纵向展示了复旦最有效的育人实践,横向贯穿了学生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

书中概括性地得出五个结论:学生的共同课题是主动性;目标是寻找这个世界和时代中自己的定位;通过向内求索,认识自我、磨炼自我;要与“大先生”、“好同窗”互动好;真正的成长要有探索和容错的空间。

 “可以说,这是第一本从学生成长视角系统总结复旦本科教育实践的书。同时,因为成书的基础是大规模本科生的访谈、学术理论的指导,这也就构成了对国内顶尖大学教育实践的第一次本土理论化的探索”,牛新春说。“无论你进入复旦时是怎样状态,只要你有学习和探索的勇气,复旦都能带你到一个更高的地方。”


《复旦本科生的故事》不仅是复旦学子的成长记录,也是高教所对本科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和理论贡献。我们期待这本书能为复旦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Fudan University
成都的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