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至5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服务学习研讨会在中国香港举行。研讨会以“技术进步背景下的服务学习:多元化发展与社会创新”为主题,由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及领导才能发展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服务学习教育网络主办,镜报协办,田家炳基金会赞助,超过50所全球高校、公益组织及社区伙伴参与了此次会议。
由高教所田凌晖、李会春和马莹三位老师合作开发和实施的 “乡村振兴的教育赋能”课程代表复旦大学服务学习团队参加大会,并做主会场发言。
高等教育研究所田凌晖老师、马莹老师以“科技赋能未来乡村社会创新者:在江村的教育服务探索”为题分享了服务学习研究和教学的创新。该课程基于历时五年对乡村振兴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如今的乡村教育不仅成为了加速农村智力外流(brain drain)的通道,也使农村的下一代逐渐疏离乡土文化,于是带着“怎样的教育行动可以发挥振兴乡村的正向作用?”这一问题,自2023年暑期开始开发了“乡村振兴的教育赋能”服务学习课程。
课程致力于通过学术学习、社会参与和服务践行,引导江村的未来建设者通过项目化学习发现乡村生活的价值,重建学校教育与乡村发展之间的联结:新生个体与“附近”社群建立联结、当下的学习与江村历史建立联结、文化发掘与现代科技建立联结、学校知识与生活真实问题的联结。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来自复旦大学、澳门大学的大学生和江村实验学校的小学生结成项目研究团队,通过科学调查方法的运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共同服务江村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有效发展了乡村未来建设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责任感。
该报告因其更具洞察力的服务学习理念、丰富且富有创造力的课程成果,深入的学习成效和完整的课程建设与反思,赢得了与会学者和专家的认同。
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海峡两岸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及社区伙伴,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如何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发挥服务学习的价值与功能,交流汇报服务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洪浏老师作为复旦大学代表,参加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服务学习教育网络理事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校服务学习教育、研究、合作及交流。